三区党建
点击排行榜
乌达区强化各领域党建,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
乌达区强化各领域党建,进一步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
乌达区大力实施基层党组织“融合工程”,将培育各类社会组织作为建立党组织的基础来抓,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、机关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的联系,镇、各街道之间的联系,实现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,党组织全覆盖。
街道社区方面,一是做好社区“两委”换届选举工作,根据各社区现任“两委”成员任期考核结果,合理确定新一届社区“两委”班子的结构和成员,在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的同时,各社区配备专(兼)职副书记1名。4月底完成了涉农社区党组织换届,5月底完成了城市社区党组织换届。二是全面落实“三有一化”要求,以“和谐社区”建设为载体,提高社区党组织网格化管理、精细化服务水平。坚持社区工作准入制度,严格执行《乌达区关于开展社区准入工作试点的通知》,以巴音赛街道为试点,推行“两带动一平台”工作模式,按照“权随责走、费随事转”的原则,下派专业人员、匹配相应经费等形式予以支持;三是扩大社会组织覆盖面,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。以问题为导向,实行项目化党建推进社会组织发展的工作模式。镇、街道作为培育发展社会组织主体,通过行业统建、壮大力量等方式推进文体娱乐类、法制维权类、慈善救助类等社会组织建设,更广泛地覆盖了人群,更有效地发挥了现有社会组织作用。
机关以“四型机关”创建活动为载体,结合自身实际,开展各具特色的专题活动,推动现有党组织发挥作用。制定完善《乌达区进一步规范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实施方案》,以支部为单位,与社区双向对接互动,让机关党员干部走进社区,积极参与社区各类群众协会活动,并要求每年参与社区活动时间不得少于8 小时,促使党员干部融入群众。成立党员志愿团、义务队等社团组织,发挥党员传播正能量的作用,以党风、政风的改善带动社会风气的转变。文体、司法、乌达工业园、工青妇、教育、卫生等部门带头发挥职能作用,协助社区组建各类协会组织。民政局牵头,镇街道、财政局及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,进一步推进乌达区社会组织培育孵化基地建设。各机关党组织结合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,主动联系,积极配合镇、街道社区在协会中发挥作用。民生服务类协会以服务群众为重点,带动居民增收致富,引领公益事业发展,促进区域和谐稳定。文体娱乐类协会以丰富群众文化为基点,进一步发挥内引外联作用,加大扶持力度,扩大组织覆盖面,推进党组织建设。法治维权类协会以解决诉求为突破,完善区、镇(办)、社区三级民情民意协调处理运行机制,社会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。各职能部门与镇、街道社区强化联系,开展学业辅导、心理辅导、爱心捐赠等志愿服务;完善了乌达区医疗医药协会工作机制,推动区域内资源共享。目前,全区注册登记的社会组织16个,会员399名,党员47名;建立党组织的3个,会员57名,党员19名。
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以“分层推进、扩面晋级”为载体,发挥非公工委职能,建立组织部长直接联系园区党建工作制度,帮助园区企业协调与镇、街道关系,推动乌达工业园联合党委发挥作用,发挥工会、共青团、妇联组织的重要作用,开展“集中组建年”活动,推动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实现全覆盖。
强化党员教育管理。认真贯彻《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》,制定印发《发展党员工作计划》,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,注重从青年、农民、生产一线、技术骨干、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。严格工作程序和纪律,把好党员入口关,防止降低入党条件、“带病入党”。加强发展党员的宏观指导,积极稳妥地调控发展党员的数量和规模。今年新发展党员110名。其中,机关事业单位新发展39名,占35.5%,比去年减少了3名,减少了5.3%;街道社区新发展35名,占31.8%,比去年增加4名,增加了1.7%;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新发展36名,比去年增加6名,增加了3.5%。按照《2014—2018年全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施方案》,6月对换届后社区“两委”班子成员进行教育培训。推行由组织部统一保管镇、街道社区居民党员党籍档案。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,以乌兰淖尔、滨海街道为试点稳妥推进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,纯洁党员队伍。(中共乌达区委组织部 王娟)